十国帝王_第335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35节 (第2/4页)

任相所请,乃老成谋国之言,儿臣鄙陋,窃以为可。”

    ??李嗣源颔首表示了解,又问其他几位宰相的意见。

    ??诸人意见一致,都认为安重诲之言可行。

    ??李嗣源三问群臣,群臣无人言不可。

    ??如此大事,秦王、宰相们一致认为可行,岂是巧合?

    ??群臣谁不知晓,此事早已有了定论,拿到廷前走程序而已。

    ??三日后,李嗣源下诏:

    ??以夏鲁奇为武信军节度使,出镇遂州;以李仁矩为保宁军节度使,出镇果、阆二州;以武虔裕为绵州刺史,并增戍兵。

    ??诏令下达,两川震动。

    ??此举,意味着帝国解决两川之事的步伐,已进入真刀实枪的阶段。

    ??第547章 谷雨识洛阳,笔落动两川(二)

    ??洛水东流不息,西顾平川,洛阳城现于地平线,巍峨雄伟,如虎豹在卧。

    ??昊天无云,烈日当头,汗水顺着脸颊淌下,背后的衣衫早已浸透,郭威却没有丝毫停下来休憩的意思,他回望了一眼随在身后的卫士,挥动马鞭,继续向洛阳进发。

    ??“天成四年五月十七日,夏至。”郭威抬头远望,阳光有些刺眼。

    ??奉召入京的万州防御使郭威,很清楚朝廷此时要召见他的原因。前些时日,武信军、保义军相继在蜀中设立,加之绵州增兵的动静传出,蜀中已掀起轩然大波。

    ??所谓两川,俱属剑南道。孟知祥官拜剑南西川节度使,李绍斌官拜剑南东川节度副使、知节度事,前者治州益州,也即成都,后者治州梓州,位于培江上游。梓州位于成都东北,两者相距二三百里。

    ??从地势上看,阆、果二州位于嘉陵江中游,遂州位于涪江中下游;从相对位置上看,阆州在梓州东北,相聚三四百里,果州在梓州东南,相聚三百里左右,遂州位于梓州东南(较之果州更南一些)、成都东南,距离两者都是三四百里。

    ??从势力范围来看,包括绵州——位在梓州北面、两者相距甚近,各州基本都属东川。武信军的遂州,保义军的阆州、果州,加之绵州,实际上已对梓州形成了包围之势,不仅如此,更是将梓州与东川其他诸州隔绝开来。

    ??可见,朝廷若是伐蜀,必是先取东川,再进军西川。

    ??郭威进宫见到李嗣源时,看到秦王也在,不仅秦王在,许久不见的李绍城也在。

    ??李绍城原先就是百战军副帅,天成元年授静难军节度使,出镇邠州,算起来郭威已是三四年未与之相见了。三四年未见,李绍城脸上那道不知何时留下的伤疤,依旧没什么变化,不过气度却更加沉稳老练,也蓄了点胡渣。

    ??看到李绍城,郭威对朝廷用兵两川的路线布置,胸中也就大致了然。

    ??“自古向蜀地用兵,不外乎两条路线,一北一东。”众人面前摊开了一副巨大舆图,众人围在图前俯视,李从璟手持一根长杆,点着舆图上的方位,“北面为陆路,行栈道,东面为水路,行江道。先说北面,若是自汉中入,则经金牛道、米仓道,若是自陇上入,则经阴平道,而无论取道何处,都需得经过一道险隘……”

    ??李从璟手中的长杆在舆图上点了点,语气重了几分,“剑阁!也即剑门关!”

    ??他继续道:“昔年诸葛亮相蜀,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,以通行旅,于此立剑门关,其后诸葛亮领蜀军六出祁山,北伐曹魏,曾在此屯粮、驻军、练兵。后,魏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,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,蜀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,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。”

    ??“自那时起,剑门关便是雄关天堑,无数入蜀的名将大军,无不望而生畏。太白有诗云:剑阁峥嵘而崔嵬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老杜也曾言:一夫怒临关,百万未可傍。因了剑门是蜀地北境门户,故而得剑门,犹如得两川。”

    ??李嗣源双手习惯性拢袖,看着舆图微笑道:“昔年郭公伐蜀,正是过陈仓、经散关,而扣剑门,自此入的蜀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