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16节 (第1/3页)
??李凡的这道题一出来,他的微博瞬间就安静了下来。除了偶尔有几个粉丝发表几声感慨之外,再没有其它的声音了。 ??显然,大家都在为这道题扣脑袋呢。 ??李凡见大家安静下来,颇有些得意,这下子难住你们这群家伙了吧。 ??然而李凡不知道的是,此刻正在皱眉思考这道题的人,远远不止刚刚在微博上参与互动的那些人。 ??…… ??省城。 ??唐权正在打电话,“老谢,那一元钱到底去哪里了呢?” ??“暂时还没有想明白,等我再想想。这道题果然有意思,也亏李老弟想得出来。” ??唐莹也在打电话,“我说情情,你们家李凡到底是啥脑袋?这种题目都想得出来。” ??“你这妮子又想找打了,是不是?不过,这一元钱到底去了哪里?还真是奇怪。” ??京城。 ??郑洁呵呵笑道:“有趣,有趣!” ??张霞在一旁问道:“你知道那一元钱去哪里了?那你说说。” ??郑洁却是颇为神秘的笑道:“那一元钱哪里也没有去。” ??张霞不瞒的嘀咕道:“不知道就不知道嘛,还哪里也没有去。这明明就是少了一元钱嘛。” ??郑洁听得老伴的嘀咕,笑了笑,也不解释。只是在心里想道:“真是个有趣的小子。自这小子不久前以一篇《龟兔赛跑》出世以来,这生活似乎都变得有趣了不少啊。” ??柳元和白易也各自在自己的家里嘀咕:“还真是少了一元钱,去哪里了呢?”写诗作词是他们的强项,但这种弯弯绕绕的数学题,似乎就不太擅长了。 ??随着时间的推移,有一些人想明白了。但有更多的人却是想不明白。不得不念叨着“这一元钱到底去了哪里”而入睡。 ??不得不说,李凡这一道题害得许多人晚上连觉都没有睡好。 ??…… ??7月24日。 ??继昨晚新闻联播报道了李凡的四篇作品被编入语文课本后。今天,各大媒体也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。 ??“李凡先生在这次‘儿童类诗文大赛’上的四篇作品,将全部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。” ??“四篇作品同时入编,李凡先生创历史。” ??“《咏鹅》,少儿的福音!” ??“《春》等四篇作品为何会入编课本?本报为你独家赏析。” ??“……” ??与此同时,一些名人名家也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 ??华国作家协会会长,著名学者余秋,这样说道:“《春》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、看不尽的画意。整篇文章诗意盎然,以明快婉转的诗化语言,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,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谱写了一曲春之赞歌。” ??京城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中,这样写道:“《白杨礼赞》布局整饬而又层层深化,围绕讴歌白杨树,从外形到内核各个层面深入抒发,同时,开头、结尾相互呼应。作者手法新颖、大胆,不仅思想内涵丰裕,在艺术上也极具感染力。” ??华国著名诗人白易,这样写道:“《村居》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,诗情画意。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,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。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,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。” ??华国著名诗人柳元,这样写道:“诗人站在儿童角度创作的《咏鹅》一诗,将为我国开启少儿诗歌启蒙教育,做出巨大贡献。” ??“……” ??而李凡自然毫无意外的重新回到六线明星行列。而且,还排在六线明星前列。随时都有突破六线,成为五线明星的可能。 ??李凡知道这件事情后,只是笑笑,并没有什么激动的情绪。这次,就连他的粉丝们都非常淡定。重回六线明星,本来就在预料之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