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出仕(士)_科举出仕(士) 第11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科举出仕(士) 第111节 (第3/3页)

    ??但黎池深知‘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‘的道理。在煤炭和水泥这两样还未完全消化的现在,不宜放出更多东西来,比如:发家致富的肥皂,关乎民生的晒制海盐,以及解海禁等。

    ??若是一股脑都拿了出来,他可能会因为风头过盛,成为了那棵‘秀于林中‘的高木,从而被摧毁。智多近妖,是一个好词语。但若是一个人真的‘智多成妖’了,那带给上位者和百姓的就只会是惊恐,随之而来的就是摧毁。黎池并不想在这个时代里,表现得太过异于常人。

    ??而且事情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,若是他一股脑地将后世先进的东西都倾倒出来,结果对大燕是好是坏并不能确定。

    ??打一个简单比方,就是揠苗助长。黎池有心让大燕变得更好,却不愿做那只揠苗的手。

    ??又有许多事例都证明,集中注意力做一两件事,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。若是同时做五六七八等许多件事情,则多半会失败。大燕如今专注于煤炭和水泥上,应是能成功的。但他若是再搞出几件事情来,人力和物力的拉扯之下,可能会一件都做不成。

    ??所以,黎池决定先安静几年时间,短时间内不再做出影响巨大的事情来,也不搞什么新鲜东西。

    ??于是,黎池就安静地过起了日子来。上朝时不插嘴,翰林院坐衙时看书库里的卷宗档案,散值了就回家陪一陪乖巧女儿和闹腾儿子,休沐时或就在家,或者去看看黎海雇工织羊毛线的进程。

    ??黎池彻底低调下来了。仿佛为官一年多就被钦派出京两次,与改变立储制、新增煤炭局和水泥局有着莫大关系,官升两级的风云人物,并不是他一样。

    ??朝中许多官员都在暗暗等待,等着看黎池意气风发的样子,等着看他继续搅起阵阵风云,也等着看他会否一朝失手、会否被压制。结果他却安静下来了,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。

    ??赵俭大婚过后一个多月,十月初的时候,贞文帝一道圣旨将赵俭派出了京城。与先前传言和猜想的一样,是派赵俭去巡察地方上水泥局的筹建。

    ??赵俭在走之前,来找了黎池一趟。

    ??京城水泥局是黎池筹建完成的,短短几个月时间而已,就顺畅地运行起来了,被许多大臣暗地里夸赞过。赵俭就是来向黎池取经的,而黎池当然时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,将他的经验和想法尽数说给赵俭听了。

    ??赵俭出京后没多久,就陆续有各省的工匠进京,到京城水泥局中来学习。不过这与黎池并无多大关系,他身上的‘工部行走‘之职早已撤去,水泥局大使也已走马上任。

    ??说起来,黎池当初定下的水泥局‘代副使‘容纲,据说已经去掉了‘代’字,成为了正式的京城水泥局副使。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‘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冬至。‘

    ??冬至之后,天地阳气回升,被认为是一个吉日,亦是祭祖大节。民间或许冬至祭祖,或许过年祭祖,但大燕皇室就只是冬至祭祖或说祭天。

    ??黎池六元及第回乡时,就有过一次祭祖,当然皇室祭天比民间的祭祖,场面要宏大得多了。

    ??冬至时,皇帝会前往郊外圜丘祭天。

    ??祭前准备之繁琐,祭位设置之讲究,祭天程序之繁多,祭天戒律之森严,比照着民间的祭祖,乘上百倍千倍可能就是了。

    ??但这冬至的祭天大典,与黎池并无关系。因为冬至祭天又带着点祭祖的意思在里面,于是燕太祖时,就只允许三品及以上官员陪同参祭,并不允许三品以下官员参祭。如今的皇帝遵从先帝遗风,同样只让三品以上官员需陪同参祭。

    ??但与黎池有那么一点关系的就是,祭天大典结束之后,傍晚时候贞文帝赏赐群臣时,赏赐物里有羊毛线手套、袜子、围巾和羊毛衫。

    ??第132章

    ??冬至这日,贞文帝从圜丘主持祭天大典回宫之后,就给京中五品及以上官员颁下了赏赐。

    ??冬至之后始‘进九‘,冬至这日之后就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,皇帝为表体恤朝臣,赐下渡过三九寒冬的炭火和衣物,已是常事。

    ??而这次赏下的炭火不再是木炭,而是煤炭,御寒衣物也与往年不同,是四件一套的羊毛线织物:袜子、手套、围巾和羊毛衫。

    ??所以事实上与黎池有关的,不仅有羊毛织物四件套,还有煤炭。也即是今年皇帝颁下的赏赐,都与黎池有关。

    ??当朝首辅周青扬,祭天大典后回到府中喝了一盏热姜汤驱寒,就迎来了皇帝的赏赐。

    ??不过其他朝臣的府上,都是去的一般小太监,且有的小太监还要驾着车跑上好几家。周青扬作为内阁首辅——近乎就是宰相了,皇帝为表看重,照旧是特意派了身边的太监总管张忠,前来周府颁赏赐。

    ??“奉天承运皇帝制曰:周爱卿夙日勤勉,甚为辛劳。今隆冬将至,特赐爱卿煤炭五百斤、羊毛织物四件一套,愿能暖卿一冬。钦此。”

    ??周青扬叩谢到:“臣叩谢陛下赏。”从张忠手上,接过皇帝亲笔书写的赏赐圣旨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